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謝波 姜寧 歐陽開宇)“神舟九號,返回制動開始!”、“敦煌發現目標”、“回收一號發現目標”……伴隨著一連串報告聲,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的三維圖形畫面顯示,神舟九號飛船,乘著紅白相間的降落傘飄然下落,五架搜救飛機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逼真的畫面、緊張的節奏,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除濕機
6月27日上午10時,距離神舟九號返回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飛控大廳內,一場返回搜救演練正在緊張進行。工業除濕機
飛控大廳后方的機房內,返回搜救三維態勢顯示小組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工程師楊樂盯著顯示屏,右手輕輕滾動鼠標,隨時準備對落點進行定位。他身后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控室主任朱敬東說,“在執行任務中,以三維動畫顯示的立體圖形,不僅可以實時表現飛船返回時的真實情景,還可以把飛船落點的詳細信息在第一時間真實地展示出來。”
朱敬東介紹說:“載人交會對接任務,重點是確保航天員的絕對安全,正常和應急情況下航天員返回落點的準確定位成為這次任務的重點之一。為更好地展現任務搜救實況,我們對現有三維動畫進行了升級,視覺效果更逼真、更細膩,操作性更加靈活了。”
這種逼真顯示不僅有良好、先進的硬件作保障,還得益于北京中心科技人員自主開發的一套功能強大的三維綜合態勢顯示系統的支持。這套系統運用了當今最先進的虛擬現實、數字建模技術,使搜救現場形象逼真。
朱敬東說:“以往礙于技術手段和硬件平臺的局限性,地面人員只能通過人工的方式對落點進行查詢和距離丈量,現在有了這套系統,航天員不論落到哪里,我們都能自動、快速、準確定位。”
這里的科技人員對任務軟硬件系統進行了升級,對全球范圍的地理信息數據進行了收集,增加了重點區域、地點的指示、標繪功能,使返回搜救著陸場地形地貌更加清晰、美觀。同時,還增加了像直升機分隊、地面車輛分隊等搜救載體的距目標點距離等指示信息,以及完善場景切換、數據處理、記錄回放等功能。
三維綜合態勢顯示系統的研發告別了一把尺子,一張地圖的傳統搜救顯示模式,實現了航天搜救顯示態勢的更新換代,為指揮決策提供了更為實效的保障手段。奧特思普科技除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