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記者肖志濤)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衛生部《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的意見》的通知,對見義勇為犧牲、致殘人員的撫恤補助和生活保障做出了比較細致的規定。除濕機
潘權普是廣東茂名市電白縣粵劇團的一位普通員工,6年前,他見義勇為為解救兩名婦女勇斗三名歹徒,身中100多顆霰彈,留下終生殘疾。他的事跡一時間在廣東廣為傳頌,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電白十大杰出青年、茂名道德模范、廣東省道德模范、全國道德模范提名……工業除濕機
然而一項項榮譽除了精神上的鼓勵外并沒有給他和他的家庭帶來多少生活上的幫助。除了當年國家一次性獎勵給他的一萬元錢,他再沒有后續的物質支持。他在劇團的工資每月只有一兩百元,直到去年底才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提高到一千多元,一家三口,常年蝸居在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以至于因為沒錢做手術,至今還有數顆子彈殘留在體內無法取出。潘權普既被人們記住了,但也被遺忘了。
妻子梁賽英一面向記者展示各種榮譽證書一面表現出悲觀和無奈。
梁賽英:一個人身體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榮譽,但對我來說,榮譽又代表什么呢?
近年來,像潘權普這樣因見義勇為犧牲、致殘從而導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事例屢見報端,一次次引發人們對見義勇為行為和后續保障制度的大討論。
文化學者陳斌:當一個英雄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甚至捐軀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做到讓他們“流血不流淚”“獻了自己青春不再獻自己的子孫”?從現實制度上說一定要給這些人精神上物質上的利益的鼓勵,我覺得是必須要有的。
對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庭,應按有關規定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申請相應的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對致孤人員,屬于城市社會福利機構供養范圍的優先安排到福利機構供養,符合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的納入農村五保供養范圍。
通知還提到,對見義勇為負傷人員,醫療機構要堅持“先救治、后收費”的原則,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救治。對急危重癥的,要優先救治。因緊急救治發生的醫療費用,有加害人或責任人的,由加害人或責任人承擔;無加害人或責任人以及加害人或責任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的,按規定通過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解決;因負傷造成長期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較重的,可通過適當醫療費用減免、城鄉醫療救助等方式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通知要求扶持就業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就業,對就業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只要其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優先納入就業援助。同時,加大對適齡的見義勇為人員或其子女受教育的保障力度。此外,各級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城市見義勇為人員家庭,優先納入住房保障體系。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副局長楊國英:這是填補了法律上的一個空白,對于激勵見義勇為行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特別是崇尚英雄、尊敬英雄,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氛圍都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和保障作用。奧特思普科技除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