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日電 中國氣象局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南方強降水解析等內容。國內區域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顯示,6月南方強降水頻繁,部分地區暴雨洪澇災害嚴重。6月南方共出現8次區域性暴雨過程,間隔短,雨量大。工業除濕機
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主要分四個方面。一是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015年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04.8毫米,較常年同期(99.3毫米)偏多5.5%。空間分布上,黃淮南部至江南北部、內蒙古東南部、新疆中東部及青海西北部等地降水偏多5成以上,江淮大部偏多1倍以上;華北南部至黃淮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南部及西藏中部等地偏少2-5成,部分地區偏少8成以上。6月,全國共有57站日降水量突破6月歷史記錄,主要分布在江淮至長江中下游地區、西南地區東部、東北等地;其中江蘇金壇(274.6毫米)和江西德興(243.7毫米)等8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除濕機
二是6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2015年6月,全國平均氣溫20.3℃,較常年同期(20.0℃)偏高0.3℃。空間分布上,江南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云南中北部部分地區偏高2-4℃;內蒙古中部、新疆中部、江漢大部氣溫偏低,內蒙古中部部分地區偏低2-4℃ 。
三是長江中下游于6月14日入梅。6月10日后,隨著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的調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110-130°E)總體北抬至21°N以北。結合環流形勢和氣象要素條件,可以確認長江流域于6月14日正式入梅,入梅時間與常年一致。入梅后,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明顯偏多。
四是入汛以來雨帶階段性擺動,6月以來,南方主雨帶位置在江淮-江南之間擺動。主雨帶擺動先后經歷了江淮、江南北部-江南中北部-江淮、江南中北部-江南中北部-黃淮、江淮,其中江淮和江南北部是反復受降雨影響的主要區域。
此外,國內區域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顯示,6月南方強降水頻繁,部分地區暴雨洪澇災害嚴重。6月,南方共出現8次區域性暴雨過程,間隔短,雨量大。其中6月16-19日、6月22-30日,暴雨影響范圍廣,強度強,部分地區暴雨洪澇災害嚴重。6月16-19日,長江中下游地區暴雨過程影響范圍廣。5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蓋面積有46.9萬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蓋面積有10.2萬平方公里,上海、南京內澇嚴重。6月22-30日,黃淮、江淮及川陜等地出現兩次強降雨過程,降水量普遍超過50毫米,其中河南東部和中部、江蘇大部、安徽大部、陜西南部、四川東北部、重慶西北部等地有100-200毫米,江蘇中部和南部、安徽中北部、四川東北部局部地區超過200毫米。這段時間,暴雨以上共出現378站日,其中大暴雨以上有62站日。27日,江蘇常州、南京等站點日降雨量超過200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淮河等流域的部分地區河流水位上漲,太湖平均水位28日漲至3.86米,超警戒水位0.06米,是2012年以來首次超警,長江下游支流滁河襄河口閘水位站(安徽省全椒縣)、秦淮河東山水位站(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洪峰水位分別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16米、0.43米。淮河出現今年以來最大洪水過程。多個省(區、市)的部分低洼地區出現嚴重內澇或積澇,道路中斷,部分農田被淹,對城市運行、道路交通和人民正常生活等造成較重影響,其中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內澇嚴重。
8號臺風“鯨魚”登陸海南。6月共有2個臺風生成,其中有1個臺風登陸,生成和登陸個數接近常年同期。今年第8號臺風鯨魚于6月21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上生成,6月22日下午18時50分前后在海南省萬寧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2百帕,是今年以來首個登陸臺風,登陸時間接近常年同期(平均為6月25日)。受鯨魚影響,21日08時至24日08時,海南、廣東南部沿海等地出現明顯降水天氣過程,降水量一般有25-100毫米,海南南部地區超過100毫米?傮w來講,臺風帶來的降水緩解了海南西部和東南部的旱情,造成的損失小,對農業的影響利大于弊。
另一方面,云南西部干旱發展,海南干旱緩解。6月,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由于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干旱發展迅速,存在中度到重度氣象干旱,西北部達到特旱,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此外,青海東北部、雷州半島局部地區也存在中等程度氣象干旱。海南西部和東南部前期旱情較重,受臺風鯨魚的影響,旱情明顯緩解。山東半島下旬由于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前期旱情有部分緩和。21個省(區、市)遭受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6月,全國有21個省(區、市)遭受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其中四川、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新疆、河北、山東、黑龍江等省(區)局地受災較重。奧特思普科技除濕機 |